提醒|重庆一女子遇全返式消费陷阱!市民多留心...
近日,永川区消委会接到消费者王女士投诉,王女士听说在某车商处买车,有全额返现的优惠政策,于是她在该车商处购买了一辆本田思域小轿车。
该车裸车价为146000元,但提车后实际支付购车180500元,远远高于了实际价格。
“14多万的车,买下来比其他店贵1万多元,但是卖家说,这笔钱会转化成全返平台的积分,以后全部返还。”
王女士说,对方告诉她只要注册为平台会员,就可以在该平台上的“联盟商家”处购物,并且能够用交易金额的16%来购买消费全额的等值积分。
工商总局8月18日下午通报,在昨日举行的全国“打传”会议上,工商总局公布了目前传销活动主要体现出三个特点。首先,传统传销向网络传销转型,且常伴生恶性犯罪行为。其次,以网络为载体,传销与金融欺诈交织的复合型违法犯罪活动有扩张趋势。再次,网络传销涉众面巨大,有的甚至具有邪教特征,对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危害。
国家工商总局通报了网络传销的形成演变过程。一是策划宣传期。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媒介开展宣传洗脑,博取逐利者的眼球,等待投机者上钩。二是扩展蔓延期。传销组织在各地大量成立网点或分公司,大肆扩张。三是投机回报期。早期传销参与者获得了丰厚的所谓投资回报。传销组织者风头正旺,甚至通过做一些社会慈善来进一步包装自己,极具欺骗性。四是资金断裂期。众多参与者发觉上当受骗,资金受损,举报不断,组织者可能卷款跑路,也可能在被查处时煽动策划聚众闹事,转嫁矛盾。
工商总局要求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针对两个重点开展打击,一是打着“创业、就业”的幌子,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传销活动,二是带有金融诈骗性质的网络传销活动。
对于部分直销企业引入电子商务、应用互联网+、微信圈销售或通过网络发展会员等所谓的新型“网络直销”经营模式,管理部门要认真研判,积极加以引导和规范。对于利用“网络直销”模式涉嫌传销的直销企业要及时进行提醒、告诫、预警。对于个别直销企业假借“网络直销”的名义,搞所谓的股权激励、资金盘,甚至涉嫌违规直销、传销、非法集资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实,要依法严厉查处,绝不姑息。
据国家工商总局不完全统计,2014-2016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各类传销案件6125件,涉案金额40.89亿元,罚没金额5.01亿元,移送司法机关226件、1520人。截至今年6月,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无传销城市”认定工作。
全返平台将会在接下来5年多的时间内,每天以万分之五的比例将这些积分返还到消费者账户中,然后这些积分可以直接提现到银行卡,最终实现“消费全返”。
14万元购车款分5年全数返还,听起来确实相当吸引人。然而,王女士发现在该店买车比其它店贵1万多元,这才知道自己被骗。
更让王女士气愤的是,当她找该车商的销售员想了解购买该车的明细款项时,销售员以车已卖出为由拒绝提供。
记者登录这些全返平台的官网查看,在首页公告中可以看到,该平台对不诚信商家有处罚机制,用商家的库存积分(100万商家积分等于1万元人民币)返还给消费者。
区消委会工作人员说,如果商家的积分都返还给了第一个投诉的消费者,商家账户已经空了,后面再投诉的消费者就没法再获得积分返还。
消费者在该平台注册会员时,平台已在协议中写明,对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产生的纠纷,平台不负责。
被返现诱惑冲昏头脑的消费者,在注册时可能根本没有仔细查看协议中的内容。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的购物全返模式,就是用新会员的钱去给老会员返利,是典型的金字塔模式,本质上是一场投机骗局,有很高的消费风险。
等平台吸取的资金低于其必须支付的返现金额或未达到他们的预期时,平台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股东跑路的现象,消费者和商家投入的资金到时也无法收回。
“这样的平台操作模式,实际上是带传销特点的一种新型骗局,对方就搭建一个平台,制定一个规则,然后找一帮人做营销就够了。”
律师认为,这种所谓“消费全返”的模式纯粹是一个庞氏骗局。根据相关规定,对销售返现这种促销手段是明令禁止的。返现平台作出自己不可能实现的承诺,涉嫌虚假宣传。
璧妹儿再次提醒各位,天上不会掉“陷饼”,消费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远离这种消费模式。
如果消费者不小心购买了,要看它返现存不存在时间差,如果存在时间差,很有可能会是空头承诺。
消费者在购买后,要保留相关的消费凭据,以备之后维权所需。
本期推荐阅读:
曝光|中国吃播,编织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美梦的骗局,千人签名起诉